揭发中国古代再到现代设计——不同年代流行着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

 
   在芜湖作为室内艺术方式来看,它是在不损害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,不减少形象感染力这一限制之下,一种更简捷,更概括,更有回味的省略方式。在中国画里,常常有这样的构图:不见房屋,只露出一面酒旗;停着的小船,无船夫也无过客;小径虽幽,没有行人…… 
   纵观中国画史,有意无意运用含蓄表达意境的画作不胜枚举。宋梁楷《太白行吟图》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,不拘泥于琐未细节,选择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,加以概括的描绘。廖瘳数笔,把“诗仙”那种纵飘逸,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。虽逸笔草草,却言简意赅,一以当十。齐白石画虾,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的虚实、照应关系,留下大量空白,空白即水,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。他不把对自然的如实模仿当作创作的最高境界,提出“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,”这种‘由小见大’‘以少胜多’正是含蓄的一种表现方法。 
  除了绘画,中国的诸多艺术部类都或多或少体现着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。中国戏剧表演中,一将、四兵就代表了千军万马,骑马只用马鞭挥挥,划船只有划桨动作。汉代画像石《荆轲刺秦王》采用剪影形象,忽略细部,只刻画大的动态和影像。
  东汉青铜器《马踏飞燕》马在飞,燕子也在飞,时空停顿,接下去的动姿留给观者去想象。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的《人面鱼纹彩陶盆》运用了‘黑白相间’‘计白当黑’的表现方式,人面双眼由黑白两色组成,似在水中捕鱼,又似神秘观望,使人浮想联翩。西湖‘三潭印月’那竖在水中的石雕建筑物,它的孔洞与湖水或水中月影形成一种虚幻空间,体现着寓虚于实,虚中见实,虚虚实实,富于变化的空间感染力。明清皖南民居依山傍水,白墙灰瓦,群体相连,简约含蓄。《孙子兵法虚实篇》有云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能因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”,体现了对立统  一,由此及彼的哲学观点。在中国古诗词当中,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“云破月来花异影”“中天悬明月”“长河落日圆”…… 言简意赅,一以当十,都体现了含蓄的力量。 
     现代室内图形设计中,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,让消费者记忆,要求设计简洁、集中,概括。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、虚形的表现方式不自觉地体现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。荷兰画家、图形大师埃舍尔(M·C·Escher)作品中负形运用得炉火炖青。如作品《八个头像》《鱼》《鹅》《蜥蜴》等,利用形与形不同轮廓之间的关系,构成一个新的形,彼此的共用线相互依存,互生互长,图地互换。埃舍尔的负形研究成果影响了近现代的设计师们。在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许多招贴作品中,充分运用正负形的关系,以自己独特的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简洁图形语言传达信息,深化印象。这种图形之间巧妙、奇特的构合,要比精确地描绘物像更为不易,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,就像捉迷藏一样,让你一眼看不完,在图形中寻找、回味,领略其中的妙处,是现代图形创意的亮点。 
【揭发中国古代再到现代设计——不同年代流行着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】http://www.whqiyu.com/   优惠咨询电话:0553-3801263